黨建賦能 “紅色物業”讓“老社區”換新顏

2021年05月18日12:47  來源:人民網-天津頻道
 

每個月的第一個星期,碧桂園服務天津區域軍糧城新市鎮一期負責人劉洋,開著載滿米油的物資穿梭在軍糧城,為困難家庭送去生活物資。

軍糧城新市鎮規劃人口20萬,居民人口基數大,存在一些困難人口。2020年5月,碧桂園服務正式入駐軍糧城,“老社區”至此有了“新管家”。

從負責軍糧城新市鎮一期的物業工作開始,劉洋便把困難居民的情況一一放在他的心中:70多歲高齡的李大爺還照顧著重病耳聾的老伴和患有精神疾病的二女兒﹔孫鵬(化名)一家三口存在智力殘疾,沒有收入來源……“我們的工作始終圍繞服務業主展開,以黨建共建牽頭切實幫助到業主,解決業主實際問題。”碧桂園天津區域黨支部書記張靜怡表示。由此,黨建引領的共建模式給軍糧城新市鎮帶來“新顏色”。“咱們有一棟樓一到三層都是高齡老人,尤其一樓的老人,九十高齡而且獨居。有回下水道堵了,包括物業、居委會的同事們,大家都二話不說,擼起袖子就開始通下水道。”軍糧城新市鎮軍祥園居委會干部補充道。

三方聯動 解決群眾急需事

碧桂園探索“一核三驅”黨建工作法,以黨建引領基礎服務治理為核心,堅持業主自治驅動、多元服務驅動、智慧建設驅動,建立“三方聯動”工作機制,促使業主、居委會、碧桂園三方良性互動。目前,碧桂園天津區域黨支部、碧桂園服務天津區域黨支部和軍糧城居委會黨支部結成黨建共建對子,擰成“一股繩”,形成合力以全方位幫扶社區的困難群眾。

“軍糧城新市鎮一期目前有常住居民六千余人,老齡人口八百余人,佔比達到了14%。困難居民的情況各不相同,這些老齡居民和困難居民是居委會長期關注、重點幫扶的人群。我們通過社區網格員和物業網格員,深入到每一個樓棟、每一個家庭,摸排每一戶具體的困難情況,針對性給予幫扶。”軍祥園居委會干部介紹目前幫扶工作的思路,“在黨建共建思路的引領下,我們社區居委會和碧桂園的黨建志願者隊伍形成了良好的互補,我們了解政策,碧桂園有實力、有熱情解決群眾實際問題。相信在這樣強大有力的工作模式下,社區居民的居住幸福感會進一步提高。”

72歲的李國(化名)和他74歲的老伴、二閨女一起生活。“我們家裡三個閨女,老伴有病,二閨女精神不太好。”李大爺介紹。年輕時李大爺當過兵,后來在機米廠工作直至退休。聊起二閨女的情況,李大爺眼泛淚光,“從她上中學開始就這樣了,一直和我們住一起。現在都是靠吃藥控制著。”李大爺患有肺氣腫、糖尿病等多種疾病,活動量大了容易喘,老伴又聽力退化,耳背聽不清。

老兩口行動不便,二閨女又有精神問題,每天一日三餐,都是家裡三個人合力一起做。家裡最不缺的就是藥,每個月最大的開銷也是藥。大閨女負責幫忙在三甲醫院購買各種藥物,然后送到家中。在他們的世界裡,日子被拉得靜謐悠長。吃飯、喝藥、沒事在小區遛彎,構成了他們的一天。到了傍晚時分,太陽的炙熱逐漸散去,余暉透過窗台傾瀉入客廳,李大爺大概是察覺到劉洋一行前來探望的意圖,他緩緩說:“我是退伍軍人,有退休工資。我們生活挺好的,沒有什麼困難。”老人的堅強和樂觀感動了探訪的工作人員。

“今天我們去的都是小區裡非常特殊且困難的家庭,每一戶都很特殊,在平時的工作中,我們也是傾注了大量的精力對這些家庭進行一對一幫扶。當然,這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這裡面離不開碧桂園的支持。”軍祥園居委會干部介紹。

困難群眾在哪 幫扶工作就做到哪

孫鵬(化名)家庭就是小區裡特殊的一戶。他和妻子都有不同程度的智力殘疾,他的兒子也因為遺傳,有一定程度的智力殘疾。他的孩子今年12歲,不會語言表達,身高也和同齡人差一大截。針對這樣的特殊家庭,居委會為他們一家人辦理了低保,並為其小孩聯系入讀了東麗明強特殊教育學校。見到碧桂園志願者一行到來,小朋友顯得很開心。他不停地揮舞著小手,示意志願者們同他一起坐下來,並拿出他的畫畫本向志願者展示他的作品。

“這是你畫的嗎?”碧桂園志願者遲旭向小朋友詢問道。孫玉鵬點頭表示確認,隨后又拉著志願者去看他放在櫥窗的其他繪畫作品。作為志願者的一員,遲旭感觸頗深:“小朋友正處在快樂成長的年紀,雖然他認知裡的孩子不一樣,但是孩子的天真爛漫是一樣的,希望他能健康快樂長大,還要學會一門生存本領。”

王玉(化名)和老伴兒自軍糧城建設好后便搬進來住了,下崗后他們一直以打零工為生。去年七月,王玉感到肺部疼痛不止,於是便和老伴兒去了醫院檢查,檢查后便被確診為肺癌。得知這一消息后,王玉的老伴兒心急不已,由此又引起了二次中風。突如其來的重大疾病,打破了這個家庭平靜。在了解到這一情況后,碧桂園天津區域黨支部、碧桂園服務天津區域黨支部、居委會黨支部的志願者們共同行動,由居委會派出志願者陪同王玉去醫院做手術治療,后期碧桂園志願者把生活所需的米、油等物資送上門,並在每月的上門慰問探訪活動中再次前往做出王玉家慰問。

碧桂園天津區域黨建聯盟模式將“紅色物業”進一步融入文化建設,緊密整合社區內部、外部各類資源,積極發揮組織共建、資源共享、事務共商、難題共解、發展共促的作用,全面提升業主的滿意度和幸福指數。“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碧桂園天津區域黨員干部表示,將探索長效機制,“造血式“幫扶,激發內生動力,讓居民更有幸福感、獲得感。

(責編:張靜淇、崔新耀)

推薦閱讀

濱海高新區按下未來五年高質量發展快進鍵

高新區將認真貫徹市委、區委的決策部署,用汗水澆灌收獲,以實干篤定前行,在加快建設“五個現代化天津”和“繁榮宜居智慧的現代化海濱城市”的實踐中,擔當高新責任、展現高新作為、做出高新貢獻,奮力譜寫新時代自創區建設新篇章!
【詳細】
天津頻道|獨家關注|高層動態
|觀點評論濱海高新區按下未來五年高質量發展快進鍵 高新區將認真貫徹市委、區委的決策部署,用汗水澆灌收獲,以實干篤定前行,在加快建設“五個現代化天津”和“繁榮宜居智慧的現代化海濱城市”的實踐中,擔當高新責任、展現高新作為、做出高新貢獻,奮力譜寫新時代自創區建設新篇章! 【詳細】

天津頻道|獨家關注|高層動態 |觀點評論


15個委辦局晒出“民生成績單”

各委辦局主要負責人先后走進直播間,圍繞民生熱點問題,與群眾代表、聽眾、網友和專家學者交流互動,傾聽群眾意見、訴求,現場回應群眾關切,讓各部門能夠直接聽民意、解民憂、紓民怨,為改進工作提供參考。
【詳細】
商業財經|游在天津|科教文體|民生輿情 15個委辦局晒出“民生成績單” 各委辦局主要負責人先后走進直播間,圍繞民生熱點問題,與群眾代表、聽眾、網友和專家學者交流互動,傾聽群眾意見、訴求,現場回應群眾關切,讓各部門能夠直接聽民意、解民憂、紓民怨,為改進工作提供參考。 【詳細】

商業財經|游在天津|科教文體|民生輿情

本網原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