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文明 你我有責

2021年05月24日16:35  來源:濱城時報
 
原標題:城市文明 你我有責

  2019年5月1日,《天津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以下簡稱《條例》)正式施行,為推動《條例》在濱海新區的貫徹落實,引導市民自覺規范自身言行,全面提升市民整體素質,構建文明和諧的社會環境,兩年來,濱海新區不斷加大對《條例》的宣傳力度,依托“法律六進”活動,利用轄區主要道路、建筑圍擋、社區宣傳欄、LED大屏幕等載體,針對《條例》進行廣泛宣傳。與此同時,各企事業單位、街道社區,還通過普法知識講座、專題培訓、律師解答、條例知識競賽、建立普法微信群等方式,線上+線下不斷擴大宣傳范圍,確保《條例》真正走進社區,走進市民心中。

  兩年來,《條例》從公共秩序、交通出行、社區生活、移風易俗、網絡通訊、綠色低碳等各方面引導市民養成良好文明行為習慣,廣大“濱城”市民不僅對《條例》予以贊譽,還積極爭當文明宣傳志願者、參與者、主動踐行者,爭做文明、模范市民。

  公共秩序篇

  身邊的不文明 罰!

  見到公交車進站趕緊擠到人群前面,插隊的同時難免和旁邊人拌嘴、爭吵……

  在一些小飯店我們還能經常看到,食客一邊吃飯一邊吸煙,全然不顧周邊人的感受。即便店家會在店內張貼“請勿吸煙”的提示,但食客仍視而不見,有的甚至直接將煙灰彈在地上。

  對這些生活中常見的不文明行為在《條例》中其實都進行了約束和規定。《條例》第十一條中就明確,在公共場所應當遵守下列規定:

  (一)著裝整潔得體,言行舉止文明﹔(二)等候服務遵守秩序,依次排隊﹔(三)愛護園林、綠地和水體﹔(四)保持環境衛生,遵守公共環境衛生的有關規定﹔(五)文明如廁,保持公廁衛生,愛護公廁設施﹔(六)遵守禁止吸煙的規定﹔(七)愛護公共設施,合理使用座椅和其他設施。

  另外,《條例》第五十五條還規定,有下

  列行為之一不聽勸阻的,由接到報警的公安機關責令改正,拒不改正的處五十元以上二百元以下罰款:(一)在公共場所赤膊的﹔(二)在應當保持安靜的公共場所大聲喧嘩的﹔(三)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電梯或者等候服務,隨意插隊的﹔(四)在公共場所或者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搶佔他人座位的﹔(五)其他有損城市形象,影響公共秩序或者他人正常生活的。

  交通出行篇

  闖紅燈、不禮讓行人 罰!

  “有時發現馬路兩邊沒車就趕緊跑兩步,懶得等紅燈了!”採訪中一些市民告訴記者,說到《條例》時大家都表示聽說過、學習過,但遇到紅燈時還是會心存僥幸,照闖不誤。

  《條例》施行后不久,中新天津生態城就新增了不文明“街頭曝光台”。這是一個智能電子屏幕,除了平時的交警巡查外,像闖紅燈等不文明行為都可能被智能儀器直接攝錄進曝光台,同時通過電子屏幕播放出來。“街頭曝光台”的啟用一定程度上對不文明行為起到了震懾作用。

  攝錄進曝光台,同時通過電子屏幕播放出來。“街頭曝光台”的啟用一定程度上對不文明行為起到了震懾作用。

  根據《條例》規定,行人、非機動車駕駛人闖紅燈的﹔行人跨越護欄的不文明違規、違法行為都將由公安交通管理部門處五十元罰款。

  行人闖紅燈是違法的,那“蠻橫”駕駛機動車,在斑馬線前“恃強凌弱”不禮讓、避讓行人的行為也是會受到處罰的。

  生活中,我們經常能看到一些司機在經過斑馬線時明明看到了行人已經走到了斑馬線中間還加大油門,讓行人站在馬路中間,造成安全隱患。針對這樣的行為,《條例》中也明確,不按照規定禮讓、避讓行人的,由公安交通管理部門依照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規予以處罰。

  社會生活篇

  不文明養犬 罰!

  遛狗不拴繩、寵物排泄物隨處可見……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養寵物的人越來越多,遛狗也成為了城市的一景。然而不文明的遛狗行為不僅破壞了人們的生活環境,而且帶來了很多安全隱患。犬吠聲擾民、寵物狗咬人等事件時有發生,也引發了各類矛盾糾紛。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養寵物的人越來越多,遛狗也成為了城市的一景。然而不文明的遛狗行為不僅破壞了人們的生活環境,而且帶來了很多安全隱患。犬吠聲擾民、寵物狗咬人等事件時有發生,也引發了各類矛盾糾紛。

  《條例》從鄰裡和睦、維護社區秩序和環境、文明養犬等方面作出了規定。第七十一條明確,在建成區內飼養烈性犬的,由公安機關沒收犬隻,並處五千元罰款。在非建成區禁止飼養烈性犬的,由區人民政府規定。攜犬出戶未使用束犬鏈牽領或者未採取其他安全措施的,由公安機關處一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沒收犬隻。未及時清理犬隻在公共區域排泄的糞便的,由城市管理部門處五十元以上二百元以下罰款。

  公共環境篇

  高空拋物“頑疾” 罰!

  《條例》施行后,本報曾報道過這樣一件身邊事兒。

  2019年11月15日上午,新村街道綜合執法大隊兩名執法人員在進行日常巡查的過程中,路過福安裡十二棟時,突然上空有一袋子物品墜落到地上,抬頭一看,發現一名50多歲的男子在四樓窗戶上向下觀看。工作人員分析,此人就是向外拋擲物品的人,馬上跑上四樓對該男子進行批評教育。同時依據《條例》向該男子開出“向外拋擲物品”罰單。

  高空拋物一直被稱為“懸在頭頂上的痛”,高空拋物行為不僅不文明,而且給居民帶來了安全隱患,甚至威脅到了生命安全。

  《條例》第六十三條明確規定, 隨地吐痰、隨處便溺,亂扔垃圾的,由城市管理部門處五十元以上二百元以下罰款。從建筑物向外拋擲物品的,由城市管理部門責令清除,並處五百元罰款。

  可見《條例》的出台,為有關部門開展執法監督工作提供了法律依據,大大增強了對不文明行為的威懾力。

(責編:李丹、張靜淇)

推薦閱讀

濱海高新區按下未來五年高質量發展快進鍵

高新區將認真貫徹市委、區委的決策部署,用汗水澆灌收獲,以實干篤定前行,在加快建設“五個現代化天津”和“繁榮宜居智慧的現代化海濱城市”的實踐中,擔當高新責任、展現高新作為、做出高新貢獻,奮力譜寫新時代自創區建設新篇章!
【詳細】
天津頻道|獨家關注|高層動態
|觀點評論濱海高新區按下未來五年高質量發展快進鍵 高新區將認真貫徹市委、區委的決策部署,用汗水澆灌收獲,以實干篤定前行,在加快建設“五個現代化天津”和“繁榮宜居智慧的現代化海濱城市”的實踐中,擔當高新責任、展現高新作為、做出高新貢獻,奮力譜寫新時代自創區建設新篇章! 【詳細】

天津頻道|獨家關注|高層動態 |觀點評論


15個委辦局晒出“民生成績單”

各委辦局主要負責人先后走進直播間,圍繞民生熱點問題,與群眾代表、聽眾、網友和專家學者交流互動,傾聽群眾意見、訴求,現場回應群眾關切,讓各部門能夠直接聽民意、解民憂、紓民怨,為改進工作提供參考。
【詳細】
商業財經|游在天津|科教文體|民生輿情 15個委辦局晒出“民生成績單” 各委辦局主要負責人先后走進直播間,圍繞民生熱點問題,與群眾代表、聽眾、網友和專家學者交流互動,傾聽群眾意見、訴求,現場回應群眾關切,讓各部門能夠直接聽民意、解民憂、紓民怨,為改進工作提供參考。 【詳細】

商業財經|游在天津|科教文體|民生輿情

本網原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