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強大的大數據平台
2020年度天津市科學技術獎於近日出爐,本次共評出自然科學獎、技術發明獎、科技進步獎182個項目。其中,特等獎7項、一等獎29項、二等獎102項、三等獎44項。濱海新區企事業單位獲獎數量和質量顯著提升,再創新高,共獲獎73項,同比增長5%﹔其中,科學技術進步特等獎3項,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11項,技術發明一等獎2項。
新區多個項目獲獎
據區科技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此次有新區企事業單位參與的“天河新一代超級計算機相關應用與創新”“甾體藥物關鍵生物技術及其產業化應用”“基於安全大腦的國家關鍵信息基礎設施網絡實戰攻防演習平台”3項成果獲得科學技術進步獎特等獎。其中,由國家超級計算天津中心牽頭研制的“天河新一代超級計算機相關應用與創新”獲評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主辦的“2018中國科技十大進展”,在新能源開發、氣候氣象、材料研發、重大工程設計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累計產生了50余項重要應用成果,涉及流體力學、能源、新材料、生物醫藥、天文、氣候氣象與海洋模擬、基礎科學研究等20多個應用領域。
同時,新區企事業單位參與的“模塊式大直徑岩心旋轉井壁取心儀研制及應用”“高剛度磨切一體加工機器人技術及應用”等2項成果獲得技術發明獎一等獎。其中,由中海油田(天津)服務股份有限公司自主完成的“模塊式大直徑岩心旋轉井壁取心儀研制及應用”項目,歷經6年的科技攻關研制成功,是該公司自主研制的新一代大直徑旋轉井壁取心儀,獨創3項全球關鍵技術,獲得25件授權專利,其中3項核心技術獲國際發明專利授權,獲得“國際領先”科技成果鑒定証書﹔取心儀一次作業可獲取60顆直徑1.5英寸,長度2.75英寸的岩心,主要用於儲層描述、孔隙度和滲透率評價、碳氫化合物類型和含量分析等,現已在我國海上油氣勘探中得到廣泛應用。
本年度獲獎項目特點明顯
據市科技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本次獲獎結果主要呈現四方面特點,即企業技術創新主體地位顯著增強、產業技術創新不斷突破、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成效顯著提高、人才創新活力不斷激發。
據了解,天津市182項獲獎項目中,125項有企業參與,其中74項由企業牽頭,企業參與項目佔比連續四年增長。科技進步獎注重創新性、效益性,294家獲獎單位中有187家企業,佔獲獎單位總數的63.6%,企業技術創新主體地位顯著增強。按照天津市三大重點領域分類,獲獎項目134項,佔比73.6%(上年度佔比41%)。信創產業、高技術新興產業實現關鍵共性技術突破,傳統產業不斷進行技術創新,促進轉型升級。本年度獲獎項目近三年(2017至2019年)新增銷售收入1853億元,新增利潤479億元,新增稅收96億元,與上年度獲獎項目相比分別增長164%、82.8%、23.1%。其中,基於安全大腦的國家關鍵信息基礎設施網絡實戰攻防演習平台、高效高功率密度電機系統關鍵技術、以制藥認知智能為核心的中藥智能制造關鍵技術等一批優秀科技成果落地轉化。此外,本年度天津市參評項目共502項,較去年增長34項,其中一等獎參評項目100項,達到新高。獲獎人員持續年輕化,超過66%的獲獎者為45歲(含)以下的青年才俊﹔作為第一完成人的成果有79項,佔比43.4%,其中35歲(含)以下有10人。自然科學獎、技術發明獎、科技進步獎獲獎成果完成人平均年齡分別為42.4歲、43.6歲、42.3歲,科技人才和創新團隊實力顯著提高。(記者 牛婧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