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七年前,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京津冀协同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自此展开了三地功能互补、错位发展、相辅相成的新画卷……
近日,中新天津生态城管委会与清华大学就联合建设“清华大学天津电子信息研究院”(以下简称“清华电子院”)签署第二期合作协议,双方将持续推动清华电子院科技成果转化,共同在生态城打造以电子信息为核心的产业集群、科研集群和人才集群,这是滨海新区深度融入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的又一次生动实践。
近年来,新区深度融入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版图,发挥自身优势,通过引入优质项目、借力优势资源、形成产业合作等多种形式,增强服务辐射功能,提升区域发展的整体效能和核心竞争力。
纷纷引入北京优质项目
2018年8月,经过多方考察,思腾合力选择将总部从北京中关村迁入天津经开区,在经开区的帮助下,乘着产业高速发展的东风,思腾合力在迁入当年的9-12月营业收入便达到了4662万元,同比增长30%以上。至2020年,企业营业收入已达3亿元,营业收入连续三年实现大幅跃升。经过几年来的快速发展,思腾合力已逐步成长为国内人工智能服务器领域领先企业,未来3年营业收入预计将达20亿元。
为了有效实现产业协同合作,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生态城有效整合优质资源,搭建了一批专业化的园区承载平台、科技研发平台、公共服务平台,全方位引进项目、技术、人才等资源,累计导入北京项目4000余个。除了引入优质项目,借助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和北航投资的资源优势,北航星空众创空间也为生态城科技企业提供了快速成长的空间。其中,吸力奇迹(天津)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主营静电吸附薄膜相关应用的科技型企业,入孵生态城北航星空众创空间后,企业凭借先进技术,用不到3年的时间即与国内小罐茶、阿里巴巴犀牛计划、华盛服饰等知名品牌建立合作,产品已打入美国市场。
近来,滨海高新区也将项目引育工作目标重点放在央企、京企身上,分别引进航天科技集团卫星生产线、国家管网集团华北分公司、北斗导航科技有限公司等来自北京的重大项目。
建立技术转移转化合作机制
此外,新区还在持续推进京津冀产业转移协同,如全力推动中沙新材料园项目、华电集团南港热电工程项目、中石化长城润滑油基地项目、中电建集团新能源公司风力发电项目等北京大项目落户,持续推进滨唐、滨沧产业园项目合作。
新区在科技创新方面建立跨区域技术转移转化合作机制,引进天津市科技创新发展中心联合组建“京津冀技术转移联盟”和“京津冀大院大所联盟”。争取京津企业技术中心转移合作政策落地,北京市企业技术中心企业在滨海新区投资注册成立新公司的,符合条件即可直接认定为天津市企业技术中心。(记者 王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