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成中新天津生態城主色調

2020年09月20日19:30  來源:濱城時報
 
原標題:“綠色”成生態城主色調

生態城市民在南堤濱海步道游玩

漫步中新天津生態城,隨時都能聽到樹葉的“沙沙”聲和鳥兒的鳴叫。作為中新政府間重大合作項目之一的生態城,經過多年建設發展,如今已成為具有環保、節能、宜居、和諧等特色的生態之城,在此工作和生活的人口已超過10萬,他們每天都在這裡享受著美好的綠色生活。

綠色風光遍布生態城

波光瀲灩,葦海蕩漾,水鳥翔集。在生態城生態島片區,眼前風景如畫的靜湖,曾是堪稱世界治理難題的巨大污水庫。而生態城通過努力,讓靜湖實現了由污到清的華麗變身,使一片環境惡劣之地變成生態綠色之城的縮影。

記者了解到,近年來,生態城幾乎每年都有公園或綠地落成,如永定洲文化主題公園、惠風溪景觀河道公園、第三社區中心街心公園等。這些公園通過免費的公交系統有機串聯,市民通過綠色出行便可到達。公園內還設置了慢行步道,十分適宜居民散步賞景。

在國家動漫園工作的陳先生已經在生態城生活了8個年頭,他告訴記者:“剛來的時候這裡還是一片荒蕪,如今出門便是滿眼的綠樹紅花、碧水藍天。今年我特別喜歡帶孩子到新開放的南堤濱海步道散步。”

據了解,目前生態城已建成並開放公園38個,面積約360萬平方米,居民走出家門約500米便可到達公園散步休憩,呼吸清新空氣,觀賞綠樹紅花,切身感受到新區生態文明建設帶來的實惠。目前,生態城已完成綠化面積近800萬平方米,預計2021年底將達到1000萬平方米。

打造清潔能源城市典范

在生態城智能供電營業所樓頂,風力發電機和太陽能電池板幾乎佔滿了這裡的空間。記者了解到,這棟樓採用的是智能微電網技術,不僅有風力和光伏發電系統,還設有儲能系統。樓宇通過部署在內部的信息採集終端收集供電、用電設備信息,實現對整棟大樓能效的綜合管理和與電網的雙向互動。在保障安全可靠供電的同時,智能微電網技術能夠讓大樓充分利用自己“生產”的清潔能源來節約能耗。

不僅如此,生態城內還有一個集中風力發電項目——薊運河口風力發電場。同時,生態城內還有地面光伏發電項目,保証生態城居民所用的電,基本上都是自產的清潔能源。除了這些集中的新能源發電項目外,生態城還有很多分布式電源。風力發電機或矗立在路邊,或矗立在居民小區內。而光伏太陽能發電板更是隨處可見:停車場、建筑屋頂,甚至街邊的公共垃圾箱上。

值得一提的是,生態城惠風溪生態宜居型智慧能源小鎮也將於年內全面建成,該項目涵蓋集中式儲能、虛擬電廠、智慧能源建筑等20個項目。建成后,小鎮內清潔能源消費將達到90%,打造能源革命的落地樣板。

從垃圾分類邁向無廢城市

如今,還有一種更接地氣的生活方式,能夠讓市民更近地觸碰綠色生活,推動生態城加速邁向無廢城市。

家住季景社區錦廬園的姚先生與小區內的其他居民一樣,每天扔垃圾前都會進行分類。“看,這是我提前在家裡分好類的生活垃圾。”姚先生一邊在垃圾分類投放站投放垃圾,一邊對記者說,垃圾分類是大勢所趨,鄰居們也從最開始時的不太理解變成現在的參與度逐漸升高,並且形成了習慣,越來越多的生態城居民成為垃圾分類的積極踐行者。

採訪中,記者了解到,目前,生態城無廢城市信息管理平台已搭建完成,將於今年年底投入使用。屆時,固體廢物從生產源頭到轉移過程,再到處置末端,全程可監控、可預警、可追溯、可共享、可評估,形成固體廢物“一張圖”,實現智慧化管理。

下一步,生態城將繼續發揮優勢,營造人人參與“無廢城市”建設的良好氛圍,讓綠色生活理念深入人心,讓生態城居民樂享綠色生活。(記者 王梓 報道 賈成龍 攝影)

(責編:孫一凡、崔新耀)

推薦閱讀

濱海高新區按下未來五年高質量發展快進鍵

高新區將認真貫徹市委、區委的決策部署,用汗水澆灌收獲,以實干篤定前行,在加快建設“五個現代化天津”和“繁榮宜居智慧的現代化海濱城市”的實踐中,擔當高新責任、展現高新作為、做出高新貢獻,奮力譜寫新時代自創區建設新篇章!
【詳細】
天津頻道|獨家關注|高層動態
|觀點評論濱海高新區按下未來五年高質量發展快進鍵 高新區將認真貫徹市委、區委的決策部署,用汗水澆灌收獲,以實干篤定前行,在加快建設“五個現代化天津”和“繁榮宜居智慧的現代化海濱城市”的實踐中,擔當高新責任、展現高新作為、做出高新貢獻,奮力譜寫新時代自創區建設新篇章! 【詳細】

天津頻道|獨家關注|高層動態 |觀點評論


15個委辦局晒出“民生成績單”

各委辦局主要負責人先后走進直播間,圍繞民生熱點問題,與群眾代表、聽眾、網友和專家學者交流互動,傾聽群眾意見、訴求,現場回應群眾關切,讓各部門能夠直接聽民意、解民憂、紓民怨,為改進工作提供參考。
【詳細】
商業財經|游在天津|科教文體|民生輿情 15個委辦局晒出“民生成績單” 各委辦局主要負責人先后走進直播間,圍繞民生熱點問題,與群眾代表、聽眾、網友和專家學者交流互動,傾聽群眾意見、訴求,現場回應群眾關切,讓各部門能夠直接聽民意、解民憂、紓民怨,為改進工作提供參考。 【詳細】

商業財經|游在天津|科教文體|民生輿情

本網原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