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在中心城區和濱海新區之間初步建成736平方公裡綠色生態屏障

出門見景 徒步入林

本報記者 富子梅 扎 西

2020年12月03日10:22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原標題:出門見景 徒步入林

核心閱讀

天津水資源嚴重不足,靠引灤、引江補水,滿足生產生活用水需求。除北部山區外,大部分地區森林覆蓋率低,涵養水分和淨化空氣能力弱。

如今,天津在中心城區與濱海新區之間建立起綠色生態屏障,從建設之初的“數竿修竹,幾葉芭蕉”,到如今的樹木叢生,百草豐茂,天津進行了哪些探索?當地居民的生活又發生著怎樣的變化?

小雪節氣過后,寒風凜凜。一陣風過,天津市津南區咸水沽灣成片的林地裡落葉翩飛。遠處,已收割完的千畝小站稻種植示范區內,成群的候鳥正在覓食。

“沒想到林木種植速度如此之快,這片本還在規劃推進中的森林如今已提前成林。”天津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二級巡視員高明興欣慰地說,目前,規劃中的綠色生態屏障一級管控區林地面積已達14.28萬畝。

天津將中心城區與濱海新區之間736平方公裡的地塊建成林田水相間的綠色生態屏障。

避免“攤大餅”的發展弊端,避免擁堵密集等大城市病,在雙城間留綠留白留璞……“不僅要讓雙城間有‘綠肺’能呼吸,更要使其成為京津冀東部地區發展的重要綠色生態資源。”天津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局長陳勇說。

規劃先行:分為近期和遠期兩步實施

“瞧這片稻田,以前都是荒地和工廠。這兩年搬走工廠,栽植樹木,復墾荒地,種上小站稻,成熟季節稻香扑鼻。”在郊野生態綠廊觀景台上,攝影愛好者翟輝正操控無人機拍攝照片。

天津因水而興,也為水所困,水資源嚴重不足,靠引灤、引江補水,滿足生產生活用水需求。除北部山區外,大部分地區森林覆蓋率低,涵養水分和淨化空氣能力弱。

2017年,天津市第十一次黨代會作出“濱海新區與中心城區要嚴格中間地帶規劃管控,形成綠色森林屏障”的決策部署。2018年3月,天津《雙城中間規劃管控和實施方案》編制完成。2019年10月,《天津市雙城中間綠色生態屏障區規劃(2018—2035年)》獲得批復。規劃決定將中心城區與濱海新區之間736平方公裡的區域規劃管控,實施分級管理。結合屏障區基礎條件,“宜林則林、宜農則農、宜田則田、宜水則水”,分近期和遠期兩步實施規劃。近期目標為到2021年屏障區藍綠空間佔比達65%,遠期目標為到2035年藍綠空間佔比達70%,實現城在景中、景在城中。

規劃一出,很多人覺得難以置信。736平方公裡相當於天津中心城區面積的2倍。對於寸土寸金的天津來說,是個大手筆。

“綠色發展體現在城市規劃上,就是要科學布局生產空間、生活空間、生態空間,讓良好生態環境成為人民生活質量的增長點。”天津市綠色生態屏障現場指揮部副組長范樹合說,要在恢復原有的自然風貌的基礎上,讓毛細血管般的河道、干渠連接起來,通過淨化水質,種樹種草種花種稻,讓綠色生態屏障活起來、靚起來。

“僅津南區就投入造林綠化資金15億元,新造林綠化3.12萬畝,栽植喬灌木212萬余株、地被花草和水生植物近65萬平方米。”范樹合說,現在,當地已形成郁郁蔥蔥、連綿成片的森林景觀。

與此同時,水環境質量也得到了全面改善。2020年上半年,天津市12條入海河流實現全面消除劣Ⅴ類﹔到2021年將連通河道14.9公裡,疏通河道13.7公裡,實現屏障區內水系循環,活水成網。

新建林間路56.35公裡,游覽路37.5公裡,加上初步構建起林間路、游覽路、鄉間路路網體系……出門便是景,徒步即入林。

轉型發展:荒地廢棄地復墾,種上小站稻

“一級管控區佔綠色生態屏障總面積的61%,禁止一切與生態環保無關的建設活動。”負責此項目的規劃師郭志一博士說,449.3平方公裡一級管控區,按“三分林、三分水、三分田、一分草”布局,藍、綠是主色調。

“津南區85%的面積在綠色生態屏障內,不少工業園區轉型發展勢在必行。”津南區常務副區長於瑞均說,園區企業“一多三低”:污染企業多、產業層次低、技術含量低、產品附加值低。近年來,當地逐步取締整合低效園區,用污染物排放強度年度評價排名,倒逼落后企業轉型升級。

截至目前,共撤銷21個、整合5個、優化整治12個園區,淘汰清理“散亂污”企業2000多家﹔對保留的工業園區,依托國家會展中心(天津)項目,借助天津大學、南開大學等高校智庫優勢,引育信息技術、智能制造、生物醫藥等高端新興業態,目前已有中航工業園、阿裡雲創新中心、華為物聯網創新中心等一批項目落地生根。

西青區王穩庄鎮一半以上面積在綠色生態屏障內。王穩庄鎮的制釘產業曾經非常發達。鼎盛時,有大小企業2000多家,產值逾50億元,全國市場佔有率40%以上。

65歲的劉鳳任就曾有一家自己的五金廠。“制釘很掙錢,但也把河水污染成了鐵鏽紅色,發出刺鼻的氣味,關停是遲早的事。”劉鳳任說。2017年底,劉鳳任的五金廠和其他400余家各類污染企業被陸續關停取締。

“關停工廠的同時,土壤修復、生態水循環和野生動物保護等工程也在逐步推進,建起小型生態基礎設施,加大補水力度,保障規劃期末總用水量約3.2億立方米。”范樹合說,“綠色生態屏障內有不少鹽鹼地,我們把生態修復與傳統鹽鹼地治理結合,通過自然降水或定期人工灌水,起到淡水淋鹼的作用,在無需排鹽的前提下,將樹木成活率提升至95%以上。”

“如今,荒地、廢棄地復墾,種上了小站稻。”劉鳳任說,王穩庄鎮也變了樣,金秋時節稻香遠飄。

鄉村建設:旱廁改抽水馬桶,垃圾有人運

走進海河故道旁的津南區雙橋河鎮西官房村,隻見磚房小院錯落有致,條條村路平坦敞亮,整潔的鄉村環境讓人心曠神怡。

“過去,幾條臭水溝貫穿全村,蒼蠅蚊子到處飛,夏天不敢開窗戶。現在,臭水溝變清澈了,路也修好了,處處鮮花盛開,綠樹成蔭。”30歲的劉金寶是土生土長的西官房村人,他拍的照片發在朋友圈,吸引了不少好友來做客。

“最根本的變化是‘廁所革命’和垃圾處理。”劉金寶深有感觸地說,戶外旱廁改成了室內抽水馬桶,垃圾也有地方收、有人運了。截至目前,綠色生態屏障內9243座農村戶廁、114座公廁完成改造,建立起“村收、鎮運、區處理”的農村生活垃圾處理體系,全面清理村庄垃圾堆、垃圾坑和違章建筑,大大改善了村庄環境。

“對綠色生態屏障內保留的30個村庄,按照‘一村一品’‘一村一規’,本著留白留綠留璞的原則,將鄉村建設融入自然之中。”郭志一說,小站稻、大胡張庄葡萄、歡坨西紅柿等特色產業鏈在不斷延伸,如今已新建成高標准農田示范項目7200畝,提升改造28222畝,還有水稻公園1350畝。

一場冬雨后,氣溫驟降。衛南窪綠色屏障片區的冬季植樹造林現場卻熱火朝天,一株株龍柏、國槐、圓蠟、椿樹、山桃已然種下,綠色在延伸著……

《 人民日報 》( 2020年12月03日 第 13 版)

(責編:唐心怡、張靜淇)

推薦閱讀

濱海高新區按下未來五年高質量發展快進鍵

高新區將認真貫徹市委、區委的決策部署,用汗水澆灌收獲,以實干篤定前行,在加快建設“五個現代化天津”和“繁榮宜居智慧的現代化海濱城市”的實踐中,擔當高新責任、展現高新作為、做出高新貢獻,奮力譜寫新時代自創區建設新篇章!
【詳細】
天津頻道|獨家關注|高層動態
|觀點評論濱海高新區按下未來五年高質量發展快進鍵 高新區將認真貫徹市委、區委的決策部署,用汗水澆灌收獲,以實干篤定前行,在加快建設“五個現代化天津”和“繁榮宜居智慧的現代化海濱城市”的實踐中,擔當高新責任、展現高新作為、做出高新貢獻,奮力譜寫新時代自創區建設新篇章! 【詳細】

天津頻道|獨家關注|高層動態 |觀點評論


15個委辦局晒出“民生成績單”

各委辦局主要負責人先后走進直播間,圍繞民生熱點問題,與群眾代表、聽眾、網友和專家學者交流互動,傾聽群眾意見、訴求,現場回應群眾關切,讓各部門能夠直接聽民意、解民憂、紓民怨,為改進工作提供參考。
【詳細】
商業財經|游在天津|科教文體|民生輿情 15個委辦局晒出“民生成績單” 各委辦局主要負責人先后走進直播間,圍繞民生熱點問題,與群眾代表、聽眾、網友和專家學者交流互動,傾聽群眾意見、訴求,現場回應群眾關切,讓各部門能夠直接聽民意、解民憂、紓民怨,為改進工作提供參考。 【詳細】

商業財經|游在天津|科教文體|民生輿情

本網原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