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魯山發現60處舊石器時期古人類洞穴

2020年12月16日12:20  來源:新華網
 
原標題:河南魯山發現60處舊石器時期古人類洞穴

魯山地區考古發掘出的舊石器時期石制品。新華社發

  新華社鄭州12月15日電 (記者桂娟、史林靜)躺在洞穴既能躲風避雨,還能避開野獸攻擊,天氣晴好時從河灘揀一個石塊,打制成合適的工具用以狩獵……這樣的“蝸居”生活凝聚了古代人類生存智慧。近日,考古人員在河南省平頂山市魯山地區發現舊石器地點40余處、洞穴60處,採集石制品200余件。此次發現,為研究中國南北方舊石器文化交流及與環境變化的關系提供了重要材料。

  “這裡氣候溫暖濕潤,四季分明,雨水充沛,是古人類生活居住的理想場所。”魯山地區舊石器考古調查項目負責人趙清坡說。該區域地處豫西山地和淮河平原的過渡地帶,有山地、丘陵、崗地、平原4種地貌類型,主要有汝河、沙河等31條較大河流,環境氣候非常適宜生存。這跟河南已發現的欒川人、盧氏人、南召人、許昌人等周邊的舊石器遺址人類生存環境非常相似。

  “在魯山、寶豐、汝州三縣交界處的山區有46處洞穴,其中4處洞內有較厚堆積,地表有化石、石器。”趙清坡說,這些向陽、離水源近、較為寬敞且干燥的洞穴,適合古人類居住。

  從發現的200余件石制品類型來看,包括石核、石片、刮削器、砍砸器等。專家初步判斷,根據石制品加工特點、石器風化程度、地層情況,魯山縣境內的舊石器地點以舊石器時代早、中期為主。

  “這個地區處於南北方過渡地帶,石制品總體特征主要分兩類,一類是南方礫石工業類型,一類是北方小石片工業類型。”趙清坡說,這些石制品對中國南北方舊石器文化對比研究及現代人起源研究有重要意義。

  趙清坡介紹,魯山地區舊石器調查項目自2019年開始,希望通過考古調查發現當地舊石器時代早、中期遺址及早期現代人生存証據。

(責編:李丹、陶建)

推薦閱讀

濱海高新區按下未來五年高質量發展快進鍵

高新區將認真貫徹市委、區委的決策部署,用汗水澆灌收獲,以實干篤定前行,在加快建設“五個現代化天津”和“繁榮宜居智慧的現代化海濱城市”的實踐中,擔當高新責任、展現高新作為、做出高新貢獻,奮力譜寫新時代自創區建設新篇章!
【詳細】
天津頻道|獨家關注|高層動態
|觀點評論濱海高新區按下未來五年高質量發展快進鍵 高新區將認真貫徹市委、區委的決策部署,用汗水澆灌收獲,以實干篤定前行,在加快建設“五個現代化天津”和“繁榮宜居智慧的現代化海濱城市”的實踐中,擔當高新責任、展現高新作為、做出高新貢獻,奮力譜寫新時代自創區建設新篇章! 【詳細】

天津頻道|獨家關注|高層動態 |觀點評論


15個委辦局晒出“民生成績單”

各委辦局主要負責人先后走進直播間,圍繞民生熱點問題,與群眾代表、聽眾、網友和專家學者交流互動,傾聽群眾意見、訴求,現場回應群眾關切,讓各部門能夠直接聽民意、解民憂、紓民怨,為改進工作提供參考。
【詳細】
商業財經|游在天津|科教文體|民生輿情 15個委辦局晒出“民生成績單” 各委辦局主要負責人先后走進直播間,圍繞民生熱點問題,與群眾代表、聽眾、網友和專家學者交流互動,傾聽群眾意見、訴求,現場回應群眾關切,讓各部門能夠直接聽民意、解民憂、紓民怨,為改進工作提供參考。 【詳細】

商業財經|游在天津|科教文體|民生輿情

本網原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