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而立”,每個人的生命隻有一次,如何度過,如何選擇,卻有許多可能。多年前,我曾奔赴汶川抗震救災的一線﹔現如今,我來到抗擊疫情的前沿。同樣不舍的離別,同樣使命的召喚。
在恩施,我和其他馳援伙伴一起組成了一支來自天津的“80后”疾控“戰隊”,沒有退縮、不曾猶豫,用“80后”的勇氣與擔當一起承擔起光榮的責任與使命。
生於1981年的我是隊裡的老大哥,雖然“年事已高”,但心態年輕。作為我們這個隊臨時黨支部書記和疾控組的組長,政治業務一起抓,在努力做好工作的同時,隨時關注隊員們的思想動態。大家雖然疲憊,但都充滿活力、干勁滿滿。我們一直認為,既然來了,就要干出天津疾控人的精氣神!
來自紅橋區疾控中心的王秉謙,在我們隊裡個頭最高,是流行病學調查的一把好手。上崗后,他迅速融入角色,短短2天就完成縣內所有確診病例流行病學調查報告的梳理工作。同樣來自紅橋區的胡曉輝是我們隊裡唯一一位“女兵”,雖說貴為“隊花”,卻干著頗費體力的消殺工作。來自東麗區疾控中心的於文榕是隊裡的開心果,平時愛開玩笑的他,干起活來可是不帶一絲含糊。作為隊裡的流行病學調查能手,他對各類方案、規范了熟於心。
我很自豪能成為這支“戰隊”中的一員。天已晚,夜已靜,記錄下我們在恩施的點滴,想起在天津的你們。願疫情早日平息,待到春暖花開,期待勝利的重逢!
2020年3月16日 恩施
本報記者 徐楊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