濱海新區創新生態持續優化 打造京津冀特色“細胞谷”

2021年05月30日12:52  來源:中國新聞網
 
原標題:【續寫更多春天的故事 走進經濟特區國家級新區】濱海新區創新生態持續優化 打造京津冀特色“細胞谷”

  日前,濱海新區科技局副局長劉朱岩在“續寫更多春天的故事 走進經濟特區國家級新區”雲座談上表示,濱海新區綜合科技實力穩步提升,創新生態持續優化,下一步,將培育新型產業創新聚集谷,打造中國信創谷、生物制造谷、京津冀特色“細胞谷”等一批有主題有靈魂的產業創新集聚谷。

  “濱海新區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綜合科技實力穩步提升,創新生態持續優化,在天津市科技創新中凸顯龍頭帶動作用。”劉朱岩指出,濱海新區自主創新能力持續提升,創新主體實力顯著增強。重大原創性成果和標志性成果不斷涌現,“天河三號”原型機入選“中國十大科技進步展”,“PKGS體系”(飛騰—麒麟—長城—曙光)成為自主可控領域的“中國方案”﹔截至目前,全區共有國家高新技術企業3349家,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3089家,瞪羚企業138家,雛鷹企業1407家,領軍企業和領軍培育企業累計108家,科技型上市企業累計達到28家。

  此外,創新體系建設日趨完善,創新環境營造成效顯著。濱海新區獲批了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集聚了一批國家級創新載體和平台。新區出台《濱海新區關於進一步支持創新載體平台建設的若干措施》等一批創新政策,支持賦予科研人員成果所有權和長期使用權,允許新型研發機構設立多元投資的混合制運營公司,進一步放權賦能,激發科研人員活力。

  劉朱岩表示,下一步,新區將進一步加強頂層設計。科學編制和落實科技創新“十四五”規劃、落實好科技創新三年行動計劃,將規劃落實與年度計劃相結合,高位謀劃、階段推進、重點突破。

  一是加速創新資源集聚。布局國家科技戰略力量,在合成生物、信創、細胞生態等領域,爭取海河實驗室落戶濱海新區。積極融入北京全球科技創新中心建設,開展重大科技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合作,切實提高科技創新服務支撐新區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能力。

  二是完善創新主體引育體系。引導創新要素向企業集聚,推動企業成為技術創新決策、研發投入、科研組織和成果轉化的主體,統籌推進創新型企業梯度培育和高新技術企業倍增行動計劃。支持雙創載體圍繞特色優勢產業領域深耕細作、專業化發展,完善“眾創空間—孵化器—科技園區”全鏈條孵化體系,為新區高質量發展提供強力引擎和策源支撐。

  三是培育新型產業創新聚集谷。圍繞創新鏈布局產業鏈建設新型產業創新集群,重點聚焦智能科技、生物醫藥、新能源、新材料等領域,建立“創新中心+企業孵化+產業園區”一體化協同發展模式,依托一流院所和龍頭企業打造中國信創谷、生物制造谷、京津冀特色“細胞谷”、北方聲谷等一批有主題有靈魂的產業創新集聚谷。

  四是營造創新創業生態環境。強化“以用立業、由智變金”理念,構建基礎研究、技術開發、成果產業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撐全鏈條創新創業生態環境。制定全區統一的科技創新支持政策,開展分類精准施策的政策支持。引導重大科技創新平台向培養人才、科技研發、金融支持、成果產業化“四位一體”模式發展,推進重大創新平台向“四不像”和“四位一體”新型研發機構改革。(記者 孫靜波)

(責編:韓昱君、張靜淇)

推薦閱讀

濱海高新區按下未來五年高質量發展快進鍵

高新區將認真貫徹市委、區委的決策部署,用汗水澆灌收獲,以實干篤定前行,在加快建設“五個現代化天津”和“繁榮宜居智慧的現代化海濱城市”的實踐中,擔當高新責任、展現高新作為、做出高新貢獻,奮力譜寫新時代自創區建設新篇章!
【詳細】
天津頻道|獨家關注|高層動態
|觀點評論濱海高新區按下未來五年高質量發展快進鍵 高新區將認真貫徹市委、區委的決策部署,用汗水澆灌收獲,以實干篤定前行,在加快建設“五個現代化天津”和“繁榮宜居智慧的現代化海濱城市”的實踐中,擔當高新責任、展現高新作為、做出高新貢獻,奮力譜寫新時代自創區建設新篇章! 【詳細】

天津頻道|獨家關注|高層動態 |觀點評論


15個委辦局晒出“民生成績單”

各委辦局主要負責人先后走進直播間,圍繞民生熱點問題,與群眾代表、聽眾、網友和專家學者交流互動,傾聽群眾意見、訴求,現場回應群眾關切,讓各部門能夠直接聽民意、解民憂、紓民怨,為改進工作提供參考。
【詳細】
商業財經|游在天津|科教文體|民生輿情 15個委辦局晒出“民生成績單” 各委辦局主要負責人先后走進直播間,圍繞民生熱點問題,與群眾代表、聽眾、網友和專家學者交流互動,傾聽群眾意見、訴求,現場回應群眾關切,讓各部門能夠直接聽民意、解民憂、紓民怨,為改進工作提供參考。 【詳細】

商業財經|游在天津|科教文體|民生輿情

本網原創